关系型数据库

20
0
0
2024-01-12

关系型数据库

关系型数据库(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, RDBMS)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,它通过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,并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(SQL)来访问和管理数据。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包括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存储,表之间通过关系(如外键)相互关联,以及支持ACID(原子性、一致性、隔离性、持久性)事务。

关系型数据库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包括:

  1. 表(Table):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,由行(记录)和列(字段)组成。

  2. 行(Row):表中的单个记录,代表数据的一个实例。

  3. 列(Column):表中的字段,所有行的同一列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。

  4. 主键(Primary Key):表中用于唯一标识每行的字段或字段组合。

  5. 外键(Foreign Key):用于建立两个表之间关系的一个或多个字段。

  6. 索引(Index):用于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的数据结构。

  7. 视图(View):基于SQL查询的虚拟表,用于简化复杂的查询操作。

  8. 存储过程(Stored Procedure):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合,存储在数据库中,可以被调用执行。

  9. 触发器(Trigger):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,由特定事件(如插入、更新或删除操作)触发。

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:

  1. MySQL: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,特别适合Web应用。

  2. PostgreSQL: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开源对象关系型数据库,以其先进性和对SQL标准的遵守而闻名。

  3. MariaDB:由MySQL的原始开发者之一创建的开源数据库,与MySQL兼容。

  4. Oracle Database:一个企业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,以其高性能和可靠性而著称。

  5. Microsoft SQL Server:微软开发的数据库系统,广泛用于企业级应用。

  6. SQLite:一个轻量级的嵌入式关系型数据库,不需要单独的服务器进程。

  7. IBM DB2:IBM开发的数据库系统,适用于大型企业环境。

  8. SAP HANA:一个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,支持实时分析和应用。

  9. Amazon Aurora:亚马逊提供的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,兼容MySQL和PostgreSQL。